标准编号:T/BZFS 001-2021
标准名称:冬枣园灌溉及排水防水技术规程
发布部门:滨州市林学会
起草单位: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服务中心、青岛农业大学、滨州学院
发布日期:2021-08-06
实施日期:2021-08-06
标准状态:现行
标准格式:PDF
文件大小:634.13 KB
内容简介
冬枣园灌溉及排水防水技术规程
1 范围
本标准规定了冬枣冬园灌排防水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、冬枣主要物候期标准土壤含水量标准、冬枣园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、冬枣园灌溉排水防水方法。
本标准适用于滨州市范围内的冬枣园。
2 规范性引用文件
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。
GB/T 18846—2008 地理标志产品 沾化冬枣
GB/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
NY/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
3 术语和定义
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。
3.1 灌水量
灌溉单位面积(667m2)冬枣园的需水量。
3.2 冬枣成形期
树冠形成、开始结果前的阶段为成形期。栽植后应加强冬枣管理,促进生长,尽量缩短冬枣成形期时长。
3.3 冬枣结果期
树冠成形后,冬枣进入结果的阶段为结果期。此期树势生长逐渐缓和,应注意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,确保连年优质丰产。
3.4 幼果膨大期
栽植在砧木繁育圃内用于扩大繁育砧木的母株。也称母砧苗、母砧株。
3.5 白熟期
3.6 封冻水
秋天施用基肥后11月上旬至土壤封冻前灌溉的水。
4 灌溉水源
4.1 灌溉水类型
冬枣园灌溉水源包括自然降水、黄河水、地下微咸水、地上微咸水、灌溉用污水。尽量使用自然降水和黄河水灌溉冬枣园,确需使用地下微咸水、地上微咸水和灌溉用污水时,必须进行检测,水质应达到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要求(NY/T 391-2000)的标准。
4.2 灌溉水的使用
0—60cm土壤盐分低于0.2%可用自然降水、黄河水和符合标准的地表微咸水、地下微咸水和灌溉用污水。0—60cm土壤盐分高于0.2%不得使用地表微咸水和地下微咸水。
5 枣园土壤蓄水保墒
5.1 土壤管理
5.1.1 土壤耕翻
春天枣园内草发芽前和秋天草枯后进行耕翻,深度15cm左右并去除根蘖苗。
5.1.2 覆盖保墒
沿树行在树下覆盖塑料薄膜、无纺布膜、作物秸秆、落叶、锯末或草。有机物覆盖10cm左右,每行覆盖物宽80-100cm。
5.1.3 行间生草
可采用行间自然生草,保留稞属、马唐属、早熟禾属等单子叶草种,及时去除葎草、豚草、苋菜等恶性杂草。也可采用人工培育方式播种黑麦草、早熟禾、三叶草、苜蓿等草种。均可达到保水保墒,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生产绿肥的目的。
5.2 穴贮肥水
在树冠投影边缘挖4-8个、深40cm-50cm、直径30cm左右的施肥穴。将作物秸秆或草捆成直径15cm-20cm、高35cm-45cm左右的草把,然后把草把立于穴中央。根据树体营养状况将适量有机、无机肥与土混匀后填入穴中并填土踩实。整理肥穴使之低于周边地面2-3cm,呈漏斗状,每穴浇水5kg。可在穴上方覆0.8m2-1.2m2的塑料地膜,地膜边缘用土压实。在塑料薄膜上正对草把处穿一孔,用砖块或土封堵,以便后续追肥、浇水或承接雨水。也可不覆膜,肥穴上生草。
6 枣园灌溉
6.1 童期枣园灌溉
从萌芽前至7月下旬的新梢旺长期应及时浇水保证土壤相对含水量不低于80%。7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土壤相对含水量控制在60%-70%之间。封冻前浇足水。
6.2 结果期枣园灌溉
6.2.1 萌芽期灌溉
4月中旬至5月上旬,冬枣园土壤最佳含水量应为50%-55%。低于45%应灌催芽水。灌溉后土壤相对含水量不得高于60%。也可于下午2时左右观察新梢嫩芽,如有萎蔫则浇水不萎蔫可不浇水。
6.2.2 花期灌溉
5月上旬至7月上旬为冬枣花期,土壤最佳含水量为55%-60%。低于50%应浇助花水,灌溉后土壤相对含水量不高于60%。开甲后旁晚叶面喷水,促进坐果。
6.2.3 坐果膨大期灌溉
7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冬枣果实膨大期,土壤最佳含水量为60%-70%,低于60%应浇促果水。
6.2.4 成熟期(白熟期—采摘)
9月中旬至采摘为果实成熟期土壤最佳含水量为55%-60%。因冬枣成熟期需水量小,一般需用浇水。
6.2.5 封冻前灌溉
11月上旬落叶后至封冻前应浇透封冻水。
6.3 灌溉方式
提倡滴灌、微喷等节水灌溉方式,具体参照DB37/T 3488-2019《现代农田灌溉与排水技术标准》的4.4灌溉工程部分。
7 枣园排水
7月至9月降水多,排水不畅易造成枣园内涝。在此期间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。如有降雨及早疏通沟渠,园内挖排水沟,相对抬高树盘。如遇强降雨,园内积水10天以上须抽水外排。
排水方式参照DB37/T 3488-2019《现代农田灌溉与排水技术标准》的4.5排水工程部分。
8 枣园防水
9月上旬至10月中旬如遇连续降水会导致裂果,如遇冰雹则会落果。为避免裂果、落果带来经济损失,应在枣园建设各种类型的防雨棚和防雹网。
9 灌溉水量计算方法
W=667c×h×r×(e×f-p)
式中:
W—每亩枣园(667m2)的灌溉水量(m3)
c—灌溉面积占果园面积的比例(%)
h—灌溉深度(m),枣园土层深度超过0.6m的,h取值为0.6m;枣园土层深度不到0.6m的,h取值为枣园土层实际厚度。
r—土壤容重(g/cm3)。
e—灌溉后要求达到的土壤相对含水量(%)。
f—土壤最大田间持水量(%)。
p—灌溉前土壤含水量(%)。
注:土壤容重r和土壤田间持水量f可3—5年测一次。
10 土壤采样方法
测定土壤容重、土壤田间持水量和土壤含水量等指标前须进行土壤采样。
10.1 采样模式
采样模式见GB/T 36199-2018《土壤质量 土壤采样程序设计指南》的9.4采样模式部分。
10.2 采样方法
采样方法见GB/T 36197-2018《土壤质量 土壤采样技术指南》的7.3非扰动样本部分。
10.3 采样深度
童期枣园有效土层厚度超过40cm的,采样深度为40cm;不足40cm的按实际厚度。结果期枣园有效土层厚度超过60cm的,采样深度为60cm;不足60cm的按实际厚度。
1 范围
本标准规定了冬枣冬园灌排防水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、冬枣主要物候期标准土壤含水量标准、冬枣园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、冬枣园灌溉排水防水方法。
本标准适用于滨州市范围内的冬枣园。
2 规范性引用文件
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。
GB/T 18846—2008 地理标志产品 沾化冬枣
GB/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
NY/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
3 术语和定义
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。
3.1 灌水量
灌溉单位面积(667m2)冬枣园的需水量。
3.2 冬枣成形期
树冠形成、开始结果前的阶段为成形期。栽植后应加强冬枣管理,促进生长,尽量缩短冬枣成形期时长。
3.3 冬枣结果期
树冠成形后,冬枣进入结果的阶段为结果期。此期树势生长逐渐缓和,应注意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,确保连年优质丰产。
3.4 幼果膨大期
栽植在砧木繁育圃内用于扩大繁育砧木的母株。也称母砧苗、母砧株。
3.5 白熟期
3.6 封冻水
秋天施用基肥后11月上旬至土壤封冻前灌溉的水。
4 灌溉水源
4.1 灌溉水类型
冬枣园灌溉水源包括自然降水、黄河水、地下微咸水、地上微咸水、灌溉用污水。尽量使用自然降水和黄河水灌溉冬枣园,确需使用地下微咸水、地上微咸水和灌溉用污水时,必须进行检测,水质应达到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要求(NY/T 391-2000)的标准。
4.2 灌溉水的使用
0—60cm土壤盐分低于0.2%可用自然降水、黄河水和符合标准的地表微咸水、地下微咸水和灌溉用污水。0—60cm土壤盐分高于0.2%不得使用地表微咸水和地下微咸水。
5 枣园土壤蓄水保墒
5.1 土壤管理
5.1.1 土壤耕翻
春天枣园内草发芽前和秋天草枯后进行耕翻,深度15cm左右并去除根蘖苗。
5.1.2 覆盖保墒
沿树行在树下覆盖塑料薄膜、无纺布膜、作物秸秆、落叶、锯末或草。有机物覆盖10cm左右,每行覆盖物宽80-100cm。
5.1.3 行间生草
可采用行间自然生草,保留稞属、马唐属、早熟禾属等单子叶草种,及时去除葎草、豚草、苋菜等恶性杂草。也可采用人工培育方式播种黑麦草、早熟禾、三叶草、苜蓿等草种。均可达到保水保墒,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生产绿肥的目的。
5.2 穴贮肥水
在树冠投影边缘挖4-8个、深40cm-50cm、直径30cm左右的施肥穴。将作物秸秆或草捆成直径15cm-20cm、高35cm-45cm左右的草把,然后把草把立于穴中央。根据树体营养状况将适量有机、无机肥与土混匀后填入穴中并填土踩实。整理肥穴使之低于周边地面2-3cm,呈漏斗状,每穴浇水5kg。可在穴上方覆0.8m2-1.2m2的塑料地膜,地膜边缘用土压实。在塑料薄膜上正对草把处穿一孔,用砖块或土封堵,以便后续追肥、浇水或承接雨水。也可不覆膜,肥穴上生草。
6 枣园灌溉
6.1 童期枣园灌溉
从萌芽前至7月下旬的新梢旺长期应及时浇水保证土壤相对含水量不低于80%。7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土壤相对含水量控制在60%-70%之间。封冻前浇足水。
6.2 结果期枣园灌溉
6.2.1 萌芽期灌溉
4月中旬至5月上旬,冬枣园土壤最佳含水量应为50%-55%。低于45%应灌催芽水。灌溉后土壤相对含水量不得高于60%。也可于下午2时左右观察新梢嫩芽,如有萎蔫则浇水不萎蔫可不浇水。
6.2.2 花期灌溉
5月上旬至7月上旬为冬枣花期,土壤最佳含水量为55%-60%。低于50%应浇助花水,灌溉后土壤相对含水量不高于60%。开甲后旁晚叶面喷水,促进坐果。
6.2.3 坐果膨大期灌溉
7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冬枣果实膨大期,土壤最佳含水量为60%-70%,低于60%应浇促果水。
6.2.4 成熟期(白熟期—采摘)
9月中旬至采摘为果实成熟期土壤最佳含水量为55%-60%。因冬枣成熟期需水量小,一般需用浇水。
6.2.5 封冻前灌溉
11月上旬落叶后至封冻前应浇透封冻水。
6.3 灌溉方式
提倡滴灌、微喷等节水灌溉方式,具体参照DB37/T 3488-2019《现代农田灌溉与排水技术标准》的4.4灌溉工程部分。
7 枣园排水
7月至9月降水多,排水不畅易造成枣园内涝。在此期间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。如有降雨及早疏通沟渠,园内挖排水沟,相对抬高树盘。如遇强降雨,园内积水10天以上须抽水外排。
排水方式参照DB37/T 3488-2019《现代农田灌溉与排水技术标准》的4.5排水工程部分。
8 枣园防水
9月上旬至10月中旬如遇连续降水会导致裂果,如遇冰雹则会落果。为避免裂果、落果带来经济损失,应在枣园建设各种类型的防雨棚和防雹网。
9 灌溉水量计算方法
W=667c×h×r×(e×f-p)
式中:
W—每亩枣园(667m2)的灌溉水量(m3)
c—灌溉面积占果园面积的比例(%)
h—灌溉深度(m),枣园土层深度超过0.6m的,h取值为0.6m;枣园土层深度不到0.6m的,h取值为枣园土层实际厚度。
r—土壤容重(g/cm3)。
e—灌溉后要求达到的土壤相对含水量(%)。
f—土壤最大田间持水量(%)。
p—灌溉前土壤含水量(%)。
注:土壤容重r和土壤田间持水量f可3—5年测一次。
10 土壤采样方法
测定土壤容重、土壤田间持水量和土壤含水量等指标前须进行土壤采样。
10.1 采样模式
采样模式见GB/T 36199-2018《土壤质量 土壤采样程序设计指南》的9.4采样模式部分。
10.2 采样方法
采样方法见GB/T 36197-2018《土壤质量 土壤采样技术指南》的7.3非扰动样本部分。
10.3 采样深度
童期枣园有效土层厚度超过40cm的,采样深度为40cm;不足40cm的按实际厚度。结果期枣园有效土层厚度超过60cm的,采样深度为60cm;不足60cm的按实际厚度。
下载地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