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准编号:T/HNSKJX 002-2020
标准名称:‘红阳’猕猴桃贮藏技术规程
英文名称: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torage of ‘Hongyang’kiwifruit
发布部门:湖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
起草单位:湖南省农业科学院、湖南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、岳阳峰岭菁华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标准状态:现行
发布日期:2020-04-30
实施日期:2020-06-01
标准格式:PDF
内容简介
4 贮藏
4.1 贮藏果实成熟度要求
红阳猕猴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6.2 %-9.0 %,果实硬度应≥3 kg/cm2。
4.2 预冷
采后24 h内冷却到15℃左右,并保持24 h-48 h。
4. 3 挑选
剔除不符合要求的病虫果、机械伤和畸形果。
4.4 分级
质量等级应符合表1的规定。
表1 等级要求
等级 要求
特级 具有本品种全部特征和固有外观颜色,无明显缺陷,果实大小80 g~100 g
一级 具有本品种特征,可有轻微颜色差异和轻微形状缺陷,但无畸形。表皮缺损总面积不超过 1(cm2)
二级 果实无严重缺陷,可有轻微颜色差异和轻微形状缺陷,但无畸形。可有轻微擦伤;果皮可有面积之和不超过 2 cm2 已愈合的刺伤、疮疤。
4.5 包装
按照NY/T 1778的规定执行。
特级和一级猕猴桃果实应单层托盘包装,果实之间应隔开。
4.6 标志
4.6.1 产品标签
应符合GB 7718 、NY/T 1778的规定。
4.6.2 外包装图示标识
应符合GB/T 191的规定。
4.7 库房准备
4.7.1 入库前对制冷设备检修并调试正常。对库房及包装材料进行灭菌、消毒、灭鼠处理,然后及时通风换气。库房温度应预先3 d - 5 d降至目标温度,使库充分蓄冷。
4.7.2 果实入库前选择下列方法之一,对冷库的空气、地面及墙面进行消毒杀菌。
4.7.2.1 ClO2消毒:配制60 mg/L -80 mg/L 的ClO2水溶液,全面均匀喷洒后密闭30 min。
4.7.2.2 臭氧消毒:不小于20 mg/m3浓度的O3,密闭30 min。
4.7.2.3 消毒液消毒:0.5%高锰酸钾溶液喷洒冷库,密闭30 min。
4.7.3 贮果用具准备
用于贮藏果实的板条木箱、塑料箱,其内壁必须平整,宜衬垫软物,容量为10 kg-15 kg。用60 mg/L-80 mg/L的ClO2 水溶液或含氯浓度0.5 %-1.0 %的漂白粉溶液或0.05 % 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,刷洗后沥干待用。
4.7.4 空库降温
入库前对制冷设备检修并调试正常,库房温度应预先2 d -3 d 降至(1± 0.5)℃。
4.8 贮藏要求
4.8.1 库温控制在(1± 0.5)℃,相对湿度为90 %~95 %。
4.8.2 堆码要求
按等级分垛堆码。货垛排列方式走向及间隙应与库内空气循环流向一致。堆码距离墙20 cm-30 cm,距冷风机不少于150 cm,距冷库库顶50 cm-60 cm,垛间距30 cm-50 cm,库内通道120 cm-180 cm,垛底垫木(石)高度10 cm-15 cm。
4.8.3 入库
将果实分批集中入库,每日入库量不超过库容量的25 %。应在清晨或夜间外界气温低的时段入库,每间库房入库装载的时间连续不超过5 d。
5 贮期管理
5.1 温度和湿度的监测
每天定时检测一次库房内的温度和湿度,控制在贮藏要求的范围内。
5.2 通风换气
每7 d -10 d,在夜间或早晚低温时抽、换气一次。
5.3 换箱挑选
入库后每个月在库内进行倒箱,调换位置;剔除软果及腐烂果。
5.4 贮藏效果监测
从库房不同位置取样,筐数≤100,随机取5筐;筐数101-300,随机取7筐;筐数301-500,随机取9筐;筐数501-1000,随机取10筐;筐数501-1000,随机取10筐;筐数≥1000,随机取不少于15筐。贮藏期内,每间隔10 d -15 d抽取不少于50个果实逐果检查,腐烂果率≥ 3 % 时,应及时出库上市。
6 出库
果实达到出库标准应及时出库。
7 记录
根据附录填写相关的表格。建立入库、出库、消毒、温湿度和果品质量安全系列记录表格。
具体见后页附录1入库记录表格,附录2出库记录,附录3消毒记录,附录4温湿度记录,附录5果实质量安全检测记录(农药最大残留、重金属)。
4.1 贮藏果实成熟度要求
红阳猕猴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6.2 %-9.0 %,果实硬度应≥3 kg/cm2。
4.2 预冷
采后24 h内冷却到15℃左右,并保持24 h-48 h。
4. 3 挑选
剔除不符合要求的病虫果、机械伤和畸形果。
4.4 分级
质量等级应符合表1的规定。
表1 等级要求
等级 要求
特级 具有本品种全部特征和固有外观颜色,无明显缺陷,果实大小80 g~100 g
一级 具有本品种特征,可有轻微颜色差异和轻微形状缺陷,但无畸形。表皮缺损总面积不超过 1(cm2)
二级 果实无严重缺陷,可有轻微颜色差异和轻微形状缺陷,但无畸形。可有轻微擦伤;果皮可有面积之和不超过 2 cm2 已愈合的刺伤、疮疤。
4.5 包装
按照NY/T 1778的规定执行。
特级和一级猕猴桃果实应单层托盘包装,果实之间应隔开。
4.6 标志
4.6.1 产品标签
应符合GB 7718 、NY/T 1778的规定。
4.6.2 外包装图示标识
应符合GB/T 191的规定。
4.7 库房准备
4.7.1 入库前对制冷设备检修并调试正常。对库房及包装材料进行灭菌、消毒、灭鼠处理,然后及时通风换气。库房温度应预先3 d - 5 d降至目标温度,使库充分蓄冷。
4.7.2 果实入库前选择下列方法之一,对冷库的空气、地面及墙面进行消毒杀菌。
4.7.2.1 ClO2消毒:配制60 mg/L -80 mg/L 的ClO2水溶液,全面均匀喷洒后密闭30 min。
4.7.2.2 臭氧消毒:不小于20 mg/m3浓度的O3,密闭30 min。
4.7.2.3 消毒液消毒:0.5%高锰酸钾溶液喷洒冷库,密闭30 min。
4.7.3 贮果用具准备
用于贮藏果实的板条木箱、塑料箱,其内壁必须平整,宜衬垫软物,容量为10 kg-15 kg。用60 mg/L-80 mg/L的ClO2 水溶液或含氯浓度0.5 %-1.0 %的漂白粉溶液或0.05 % 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,刷洗后沥干待用。
4.7.4 空库降温
入库前对制冷设备检修并调试正常,库房温度应预先2 d -3 d 降至(1± 0.5)℃。
4.8 贮藏要求
4.8.1 库温控制在(1± 0.5)℃,相对湿度为90 %~95 %。
4.8.2 堆码要求
按等级分垛堆码。货垛排列方式走向及间隙应与库内空气循环流向一致。堆码距离墙20 cm-30 cm,距冷风机不少于150 cm,距冷库库顶50 cm-60 cm,垛间距30 cm-50 cm,库内通道120 cm-180 cm,垛底垫木(石)高度10 cm-15 cm。
4.8.3 入库
将果实分批集中入库,每日入库量不超过库容量的25 %。应在清晨或夜间外界气温低的时段入库,每间库房入库装载的时间连续不超过5 d。
5 贮期管理
5.1 温度和湿度的监测
每天定时检测一次库房内的温度和湿度,控制在贮藏要求的范围内。
5.2 通风换气
每7 d -10 d,在夜间或早晚低温时抽、换气一次。
5.3 换箱挑选
入库后每个月在库内进行倒箱,调换位置;剔除软果及腐烂果。
5.4 贮藏效果监测
从库房不同位置取样,筐数≤100,随机取5筐;筐数101-300,随机取7筐;筐数301-500,随机取9筐;筐数501-1000,随机取10筐;筐数501-1000,随机取10筐;筐数≥1000,随机取不少于15筐。贮藏期内,每间隔10 d -15 d抽取不少于50个果实逐果检查,腐烂果率≥ 3 % 时,应及时出库上市。
6 出库
果实达到出库标准应及时出库。
7 记录
根据附录填写相关的表格。建立入库、出库、消毒、温湿度和果品质量安全系列记录表格。
具体见后页附录1入库记录表格,附录2出库记录,附录3消毒记录,附录4温湿度记录,附录5果实质量安全检测记录(农药最大残留、重金属)。
下载地址